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关注 > 文化 > 正文

千年驿站驻马店

来源:公关世界 作者:赵心田 赵新春 时间:2022-11-14 浏览:
导读:驻马店是一个因路而兴、因驿而盛的城市,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驻马店这座城市和她悠久的驿路、驿站历史产生了兴趣。那么,历史上驻马店的驿路、驿站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史书记载 八百里加急 一 明代《寰宇通志》记载,汝宁府(今驻
     驻马店是一个因路而兴、因驿而盛的城市,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驻马店这座城市和她悠久的驿路、驿站历史产生了兴趣。那么,历史上驻马店的驿路、驿站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史书记载

 

八百里加急

        一
        明代《寰宇通志》记载,汝宁府(今驻马店市)“面山负野,限淮为圻”“襟带长淮,控扼颍蔡”,南有“九塞”“三关”之险,北则“控带许洛”重地,是中原出入鄂湘桂的重要通道。
        今天驻马店境内的各县建置和城址,是在进入隋唐以后才稳定下来的,经行境内国道的驿路、驿站也由此相对固定下来。五代以前,我国以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经过今天驻马店的驿路从长安、洛阳出发,经蔡州城(今汝南县城)而南下。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指出,唐宋时期从洛阳到蔡州的官路有两条:一路经缑氏、缑岭、崿岭、轘辕关、登封、告成(今登封告成镇)、阳关聚、阳瞿(今禹州)、长社(今许昌)、临颍、郾城、上蔡城至蔡州城;另一路经汝州、郏县、襄城、郾城、上蔡城至蔡州城。由蔡州南下的路也有两条:西路经真阳(今正阳)或朗山(今确山)到信阳(时称仁顺城,宋代有白雪驿),过平靖、百雁(今武胜关)、礼山(今罗山县九里关)诸关到湖北应山县、安州(治安陆县)南下,到江南西道和岭南等处;东路由蔡州城南行,经真阳(今正阳)、新息(今息县)、光州(息光途中有嘉鹿馆)、光山、穆陵关南下,过大别山诸关到达湖北麻城,由黄州过长江南下。
        五代时的梁、唐、晋、汉、周及北宋相继立国定都汴梁(今开封),驿路从开封出发,或走鄢陵南下到上蔡,或经尉氏县走许昌、郾城、上蔡,而达蔡州城,之后沿唐代东西两线南下湖广。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对由汴梁出发经蔡州南下的东线驿路、驿站有清晰的记载:“汴梁(正南四十五里)……朱仙镇(五十)、雀桥(正南微东七十。明黄汴《天下水陆行程》此地作尉氏县)、鄢陵(四十五)、屯沟(四十五里。在今鄢陵县安陵镇南屯沟村)、清水(六十。今西华县逍遥镇)、新寨(七十。《经世大典》作“辛寨”。黄汴《天下水陆行程》此称砖桥,即今商水县谭店镇)、上蔡(七十)、蔡州(治今汝南城)、左塚(疑即马乡,今汝南梁祝镇)、真阳(今正阳县)、铜钟(今正阳县铜钟镇)、罗山、临崖(罗山县南)、今定远(七十五。罗山县定远乡)”,过大别山诸关到湖北境内南行,由蕲州而达江西等地,基本沿袭唐代南下东线道路。苏轼贬放黄州(今黄冈市)走的就是这条路,写有《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宋代江西文人刘奉世(通判蔡州刘敞子)、释德洪出入京师都经此路,分别写有《蔡州道中》诗。释德洪的诗还道出了一路行来的艰辛:“北来行尽关山道,梁宋郊墟眼力微。饮食甘酸杂淮甸,语音清软近京畿。黄尘又向九天去,藁项新从万里归。投老不堪行役苦,手遮西日想岩扉。”《金史》记载,金世宗“尝欲得新荔枝,兵部遂于道路特设铺递。”荔枝由南到北走的也是这条路。
        《析津志》没有记录由蔡州南下经行信阳的西路。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六《驿站》有个说明,说是西线在元朝中晚期因战乱“地方荒阻”“平靖关险隘难行”,直到明嘉靖十九年信阳知州任良幹进行治理才可勉强通行,万历三年黄五皋“辟平靖关而通之”,此路才重新启用。《析津志》的作者熊梦祥生活于元代中叶到明朝初的洪武年间,正逢这一时期西线无法通行,所以没作记载。
        《天下水陆行程》是明代晚期徽商黄汴的著作,在卷六《汴梁到刘家隔》的道路记载中可以看出,到明朝末年,西路已全线畅通。行经信阳的西线与唐宋和明初相比,已有了很大改变:“开封府(四十五里)、朱仙镇(四十五里)、尉氏县(百二十里)、许州(六十里)、临颍县(六十里)、郾城县(六十里)、西平县(六十里)、遂平县(九十里)、确山县(五十里)、蕲官人集(三十五里。乾隆三年刊刻的《周行备览》作“同官集”)、明港巡检司(四十里)、傅阳店(四十里。乾隆三年刊刻的《周行备览》作“阜阳店”)、信阳州(三十五里)、红罗驿(二十五里)、谈家窝(四十五里)、徐家店(十里)、限遮关(当为“恨这关”)。” “恨这关”即今信阳武胜关,过关就进入湖北境内。这条驿路与今天的107国道重合。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赵撙南来攻打蔡州,崇祯十年(1637)确山知县吴敏师自京师回确山,走的都是这条线。
        《光山县志约稿》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以光山虎湾一带山川盘亘,路径崎岖,改驿道与确山、信阳等州县”,东线驿路和沿线驿站逐步降格,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到康熙三十四年何显祖修《汝宁府志》时,原来汝阳、上蔡两驿的重要地位已被西平、遂平、确山取代。
 

30年前的驻马店火车站

 

火车站前广场的白马雕塑

 
        驿站,历史上也称邮驿、驿传、驿递,但驿、站并称一词却是元朝的事。元代驿站取蒙古语谐音叫“站赤”,到元朝统治者仓惶北逃漠北,“驿站”已成为民间约定俗成的用语。虽然明朝朱元璋曾下旨将“驿站”还复为“驿”,但没有成功,“驿站”一词就沿袭了下来。
        今天驻马店境内可以查证的最早的驿站是征羌驿。《后汉书·范滂传》说,建宁二年,督邮吴导拿着捉拿范滂的诏书到征羌县(在今确山县西南),“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住的就是征羌驿舍。当时的驿还不叫驿站,用车的叫“驲”或“传”,用马的叫“驿”或“遽”。督邮吴导到了传舍,想必应该是乘传车来的。
        境内的另一处较早驿站,是宋代上蔡县苽陂驿(在今上蔡县华陂镇,洪武四年裁撤)。它所以出现在典籍记载里,是因为有人在传舍墙壁上涂鸦。这首涂鸦作品被后人取名《浣溪沙·瓜陂驿题壁》,收录在《全宋词》里:“碎剪香罗浥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整整斜斜扬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销魂。”
        元代驻马店境内有五个驿站,在《析津志》中已有详细记载。到明代,各个时期的驿站设置又有不同。景泰《寰宇通志》记载,汝宁府的驿站有东关驿(今汝南城东关)、桃台驿(今平舆县射桥镇陶台铺),说明由开封到汝宁府的驿路一度改走了今天的周口。《明宪宗实录》、成化《河南总志》、明万历《汝南志》记载,成化十一年驻马店境内设驿站3处:汝阳驿(时为汝阳县,今汝南县。有驿马22匹,驴14头)、上蔡驿(又名白马驿。驿马16匹,驴11头)、西平驿(驿马15匹,驴8头)。万历《汝南志》也有走递夫、走递马的记载,各个县城都有走递夫、走递马编制,属于专门调运赋税银两和粮草物资的递运所,与驿站、急递铺同属明代三大驿递系统,但与驿站并不相关。
        清康熙元年编纂的《汝宁府志》记录有明末清初的驿站设置情况,又与明朝不同,清代各县县城都设有驿站,并与递运所合二为一。明代驻马店区内三大驿站中,汝阳县驿有走递马30匹、马夫15名、杠夫40名,上蔡县驿有走递马20匹、马夫17名、杠夫20名,而同期的西平、遂平、确山3县驿站,均为走递马60匹、马夫30名、杠夫50名,西平、遂平、确山驿站的重要性已今非昔比,远远超越其他各县。康熙《泌阳县志》记载,泌阳县东40里有曹馆驿,位于通往确山的路上,马匹、马夫数目不详。
        说起驿站,不少人会想到招待李白一路诗酒、宾馆一样的驿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地方的驿站因为经费问题会时有裁削,一些传递公文的递铺反而因为网点密布,成为来往官员、客商的歇脚点,铺舍“非但便司兵之传递,而且便使客之寓宿矣。”(《内乡县志》)明代汝宁府所辖光山县的嘉靖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知县沈绍庆以此(即泊陂铺、长潭店铺)地当南北之冲,每上司经过,士夫往来,俱馆于民间非礼”,遂在两处递铺修建官厅铺舍,供来往居住。康熙三十五年,确山知县孙京亦在驻马铺“盖厅房三大间,厢房三间,门楼一间,为来往上司大差中伙住歇”。这样,急递铺驻马铺就成了广义上的“驿站”。
 

千年古驿站——驻马店皇家驿站

 

夜幕下的驻马店皇家驿站

        关于“驻马店”名字的由来,流传最广的首先是牛汝辰编著《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中的“旧为遂平至明港间驿马住所”的“歇马住店”说;其次是清代同治甲子科驻马店本地举人安增在《重修延禧明宏寺治辛酉碑记》中说的“镇属下隗保,其名曰苎麻,盖镇之东有苎麻村云”的“苎麻”谐音说;再次就是由安增所说的“明成化甲午,崇简王就封汝宁,实建庄于此土”演化而来的明成化“皇家驿站”说。
        不少人认为驻马店是一个火车带来的城市,历史很短,这是个误解。从驻马店市区练江河杨楼遗址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文物发掘的汉代古井看,驻马店市区像很多古老的村庄一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汉代已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的村落。今天的驻马店市区,在商周时期属于道国(今驿城区古城街道),两汉时期属于汝南郡阳安县(今驿城区古城街道),隋唐时期属于豫州(蔡州)朗山县(今确山县),宋代属于蔡州确山县,元明清时期属于汝宁府确山县。
驻马店市区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哲宗年间。安增《重修延禧明宏寺治辛酉碑记》说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在今天市区朱氏桥西北角始建弥勒院,也就是直到1948年4月才被国民党飞机炸毁的延禧寺。
        驻马店名字的由来与宋代开始设立的急脚铺有关,也就是元明清时期日渐完善的公文传递系统——急递铺。北宋靖康之后,驻马店地区长期被金朝统治,金哀宗最后也死在蔡州城。宋、金以淮河为界,驻马店为南北对峙的前沿。金章宗泰和六年( 1206年)六月下旨“置递铺。其制, 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 铺兵三人,以所辖军粮军内差充”,规范急递铺设置。驻马店市区的驻马铺大概就设于这一时期。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南宋猛人赵撙从湖北安陆起兵救援信阳,直指蔡州,兵锋曾历确山县北和遂平县南一带。只是当时各铺只有铺兵3名,也只能是望风而逃,不可能发生战斗,所以《金史》没有记载铺名,所以当时叫什么不得而知。元朝时有人觉得“诸路急递铺名,不合人情”“国家设官署名字必须吉祥者为美,宜更定之”,于是将急递铺更名“通远铺”,对一些不怎么雅的铺名也做了更改。驻马店急递铺,因确山县南有“驻龙铺”而北当驻马而命名为“驻马铺”。
        明万历《汝南志》记载确山县有急递铺20个,其中有驻马铺,设在今驿城区的老街街道。也就是说,到明代万历年间,今驻马店市区也还只是一个急递铺,南距确山县城40里、北距遂平县城40里,也就是一个大家熟知的“四十里铺”。
乾隆三年刊刻的商人经商手册《周行备览》也提到驻马店,“俗呼小集”,是一个可供住宿的地方。
       驻马铺虽是最基层的驿递单位,但由于处在南北(从开封府经许州南至信阳州)与东西(从汝宁府西至南阳府)交通要道的交叉点上,自然有其独特性和重要性。正因这一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今“驻马店”竟又成为地级市的行政区名称和政府驻地,驻马淮西、雄踞中原,成就了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佳话。


          (赵心田 赵新春/撰文     吴忠富/摄影)
 

栏目分类
公关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闻热线:18531164118 / 0311—89947589
广告热线:0311—89947585 / 邮编:050051
地 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槐安西路260号
Top